水路交旅融合激活杭州水上文旅新动能
当千年运河邂逅现代文旅,当水上航道变身文化长廊,一场关于交通与旅游的深度变革正在杭州水域悄然发生。近日,省港航管理中心调研组一行深入武林门码头,围绕游艇产业发展、水上交旅融合试验区创建等展开调研,为杭州水路交旅融合发展探索新契机。
据了解,截至2025年1月底,全市共有客运航线13条,营运客运码头49个,水路客运企业28家,营运客运船舶892艘。2024年,全市完成水路客运量1358万人次,内河客运量位居全省第一。在水文资源、码头和航道设施建设基础、群众水上观光体验需求、营商环境等方面也拥有优势,为水上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游艇产业:水路旅游的新兴力量
近年来,杭州高度重视内河水运发展,作为杭州水路旅游的新兴业态,游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杭州运河顺驰水上游艇俱乐部位于武林门码头,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内河游艇俱乐部,于去年11月迎来运营一周年。该游艇俱乐部的成功备案,不仅填补了浙江省内河游艇俱乐部的行业空白,也具有社交、休闲、商务等多重属性,进一步提升了游艇旅游的附加价值。
“目前,我们游艇俱乐部也先后开展了以游艇为载体,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杭州运河顺驰水上游艇俱乐部负责人介绍道。
为更好的适应当前发展,俱乐部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同时,也不断丰富游艇码头活动,联合高端汽车品牌策划开展相关商务活动、开展游艇展销会等,推动游艇制造、服务、销售、体验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同时,杭州也在不断加快运河武林门、奥体七甲闸、富阳秦望等游艇基地建设,打造游艇集聚区,助推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上交旅融合试验区:打造“浙里杭韵・诗画江南”核心品牌
此次杭州水上交旅融合试验区创建工作,涉及基础设施提升、水上交旅产品培育等多方面。打造“浙里杭韵・诗画江南”核心品牌、探索开发中长线水路交旅融合产品就是其中两块重要内容。
2024年,在省厅和省港航管理中心的正确指导下,杭州交通根据“航运浙江”谋划,正式推出“浙里杭韵・诗画江南”水上品牌,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体系。目前,“品味宋韵—运河钱塘江联游”航线已获批国家级精品航线典型示范案例,如梦上塘演艺项目入选浙江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游船+无人机秀”模式也最新获评杭州市低空十大场景,发展了水上“交旅+”新模式。
“未来杭州交通也将持续打造精品航线,在巩固已创建航线的基础上,启动西溪湿地‘烟波泛舟且留下’等一批精品航线培育,争创新的交旅融合典型示范案例。”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航运处处长俞凌枫说。
除了继续培育精品航线外,推出水上中长航线也为杭州水路交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机遇。水上中长航线能够深度整合各区域旅游资源,串联起更多分散的景点,游客可在一次旅行中领略到不同区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延长了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时间,满足他们对深度旅游的需求。但发展水上中长航线,也存在着码头泊位设施缺乏、市场培育周期长、运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在执行了相关中长航线的相关试航任务后,我们发现航线整体航行时间较长,容易导致游客疲劳,体验感下降。游船行进过程中,如果无可合法靠泊上岸参观的码头,也会导致游客缺乏水岸互动体验。”杭州三江两岸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
尽管中长线航线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能够吸引大量来自远方的游客,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版图,为杭州旅游产业注入强劲活力,但在推动中长线航线发展的征程中,杭州交通与企业也需继续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加强区域协作,优化航线设计,完善沿线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推动中长线航线朝着深度体验、文化融合的方向发展。
在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中,杭州正奋笔书写着“浙里杭韵・诗画江南”的新篇章,通过整合多元资源、优化航线布局、提升服务品质等一系列举措,源源不断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水上交旅融合试验区创建工作的进程中,也将带来更多沉浸式的优质水上旅游体验,让游客充分领略杭州的水乡魅力与文化底蕴。
随便看看
- 2022-02-09山西扛好扛牢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的时代使命
- 2021-12-27疫情当前,文旅产业抓住风口,迫在眉睫!
- 2022-02-19江西人:滑雪我们是认真的
- 2022-02-10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冬奥场馆服务保障专项新闻发布会于2月9日上午召开
- 2022-02-252月22日,西安科学家博物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