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文旅场所(馆)“八大提质”行动方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服务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答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的“两个融合”命题,持续擦亮“三张名片”,以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助力“消费暖浏”行动,决定在全市文旅场所(馆)开展八大提质行动,实现扩容提质、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吸引力、承载力和满意度,全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浏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贡献文旅力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产品业态提质行动
紧紧围绕文旅产业链的建设,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依托天空剧院焰火秀,将烟花文旅与更多的文旅业态进行链接,牢牢把握烟花文旅“一业兴、百业旺”的龙头引擎效应,不断丰富各类“烟花+”产品业态,把天空剧院的“泼天富贵”裂变传导到全市每个场所和乡镇。积极发展夜间经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研学经济、冰雪经济、数智经济、低空经济等,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支持并推动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民宿,创新非遗体验,开发文创产品,让新业态推动传统文旅消费“活”起来、“火”起来,打造来浏阳“看烟花、吃蒸菜、品美食、玩非遗、住民宿、赏美景”的全产业链,进一步焕新业态、拉动消费。
二、场馆硬件提质行动
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加强对现有文旅场所(馆)提质改造,加大对破损、陈旧、过时的设施设备更新提质,积极运用创新时尚的元素,对建筑外观、空间布局等升级改造,赋予崭新的视觉风貌与文化韵味。各文旅场所(馆)要严格对照最新创评的标准体系和要求,注重设施设备的提质升级,着重对游客服务中心、交通设施、演艺空间、停车场、厕所、标识标牌等设施以及游客直接参与、使用、体验的项目化设备提质改造,不断提高游览的吸引力、便利性、舒适度和安全性。新改扩建文旅场所(馆)要精准捕捉当下流行的网红元素,挖掘地域特色和场所(馆)主题特征,考虑实用性、主题性、新颖性,结合游客旅拍打卡的需求,确保风格统一、外观独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
三、周边配套提质行动
充分利用上级政策、部门资源和自身优势,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全面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着力推动“交旅融合”,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推动干线公路与重要文旅场所(馆)实现无缝连接,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公路沿线合理增设文旅驿站、便民服务区等设施,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格局。布局完备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在高速出入口、交通要道、停车场等重点部位,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图文清晰、语言规范的指示标志牌,增设充电桩,保障水电网畅通,有效提升出行效率和旅游体验。保障文旅场所(馆)周边环境卫生,健全环境卫生承包责任制,重点加强场馆出入口、停车场、游客中心、重点景观沿线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确保景区干净整洁。优化文旅场所(馆)经营环境,做到规范有序、安全整洁。
四、文化内涵提质行动
深度挖掘和充分彰显浏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文旅场所(馆)的文化内涵,结合《浏阳市文化监理制度》,高度重视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主流人群偏好的创新型产品,实现在既有的文化沉淀基础上的创新发展。鼓励文旅场所(馆)深度融合本地花炮文化、蒸菜文化、夏布文化、菊花石文化、客家文化、皮影文化、手工造纸文化、木活字印刷文化、花鼓戏文化等,从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元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提升地域文化的辨识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文化展现形式与产品内容,策划开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赛事、演艺、展演等,使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文化的魅力,更深入体验旅游的乐趣。鼓励企业开发具有浏阳特色的旅游线路、文创产品等,形成多元化的文旅产业链,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竞争力,更好释放消费活力,助推区域经济增长。
五、宣推引流提质行动
着眼长沙、长株潭、湘鄂赣三个“一千万”消费群体,坚持“创意为王”的理念,提升浏阳河、烟花、蒸菜、民宿等文化IP的影响力,做好精准引流工作,更好承接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流量,实现从“网红”到“长红”。深入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精心讲好宣传好文旅故事,策划“跟着烟花游浏阳”“跟着美食游浏阳”“跟着赛事游浏阳”“跟着文物游浏阳”“跟着非遗游浏阳”“跟着微短剧游浏阳”六大主题玩法。借助新媒体影响力扩大宣传、做好引流,并鼓励文旅场所(馆)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以及传统媒体,广泛传播文化故事、游客的精彩体验趣事等内容,输出有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宣推作品。抢抓240小时过境免签和“入境旅游发展年”政策,充分调动旅行社、OTA平台等市场主体开拓入境游市场的积极性,全力推动“浏阳流量”破海出圈,实现来湖南必来浏阳、到长沙必到浏阳,全力打造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
六、数智赋能提质行动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大力推动“文旅+科技”行动,推动数字经济时代文旅消费市场新发展。加快数智文旅建设,积极推动指挥中心、智能闸机、景区智慧屏、智慧讲解系统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不断拓展各类智慧文旅服务应用场景。支持文旅场所(馆)运用Deepseek、AI、Manus技术建立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在信息服务、宣传推广、互动体验、数据分析、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大力推动“艺术表达+科技赋能”,推动浏阳的红色、古色、绿色和彩色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元宇宙、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前沿技术和设备等深度融合,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等新型文旅服务,有效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
七、服务规范提质行动
实施“游客满意在浏阳”服务规范,做到标准服务、微笑服务、高效服务、文明服务和品质服务,全面提高文旅场所(馆)服务质量与水平,打造规范、有序、便捷的文旅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信心和经营活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大力推广浏阳蒸菜和十大名菜,在菜品的食材、口感、形状和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展现和彰显浏阳蒸菜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让游客充分感受浏阳美食的魅力。鼓励文旅场所(馆)与蒸浏记、田小狗饭店等优质餐饮企业结对共建,打造新场景、开发新菜品,让舌尖美味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吸引物。开展暖心志愿服务,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重大活动期间,组织志愿者,提供路线咨询、景点介绍、交通疏导、应急服务,为游客提供热情、暖心、周到的服务,不断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和市场美誉度。
八、安全保障提质行动
切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行动为遵循,按照《浏阳市文化旅游安全专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旅行业安全工作的十条措施》要求,持续抓实做好文旅广体领域安全生产“六张图”和“三项硬措施”,确保行业领域总体安全稳定。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常态化安全防范机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和突发灾害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科学编制科学可行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备好备齐各项安全配套设施设备,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盯涉水、涉特种设备、涉玻璃类项目,持续抓好消防、交通、电气和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工作。加强文旅场所(馆)全员安全学习培训,针对重点岗位、重要工作人员要强化实战学习演练,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游客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注:文旅场所(馆)主要指: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民宿、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区点、星级饭店、文博场馆、主题公园、演艺场所、漂流、游泳馆、文化娱乐市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
浏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025年3月6日
随便看看
- 2021-11-30智慧景区建设案例
- 2021-12-08中国联通“联通智慧大脑”正式发布
- 2021-12-142021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名单
- 2022-02-112021年度旅游投诉有是涉及四个方面
- 2021-11-19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