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农村:如何将“空心村”变成“网红村”

  年轻人的外流使得村庄变得空心,土地也因此荒废。与此同时,许多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文旅结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浙江余村通过建设竹林剧场和非遗研学项目,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村民的分红翻了五倍。这一成功案例证明了文旅的巨大潜力。

image.png

  现代城市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乡村为他们提供了治愈的场所。比如,“稻田咖啡厅”成为打工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而宝妈们则寻找“自然教育营地”来减轻教育压力。文青们则愿意为“古村落沉浸式剧本杀”买单,这正是情感痛点与乡村场景结合的成功之例。

  例如,云南沙溪古镇的“去有风的地方”小院,旺季房价高达3000元/晚,却依然爆满。这表明,乡村场景能与情感需求结合,产生可观的溢价空间。

  文旅结合不仅仅是情感体验,还可以通过文化IP实现盈利。把“土味”转变为“潮味”,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例如,奶奶的扎染手艺可以转化为国风手作体验课,而废弃的粮仓则可以改造成乡村美术馆,出售门票和文创产品。

  在贵州的侗寨,稻田音乐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小红书上的笔记点赞量超过2万,带动了民宿的预订率高达90%。这种成功的案例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潜力。

  乡村振兴的成功离不开全村的共同努力。农户可以提供老宅改造成网红民宿,大家按分红制分享收益。大爷大妈们则可以担任乡村导览员,获得日薪加打赏的收入。通过统一配送“外婆家宴”的预制菜,村民们可以轻松参与到文旅项目中。

  陕西的袁家村美食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村民的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这表明文旅项目能够有效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标签: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