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模式下的“微旅游”

  随着露营“微旅游”的日渐兴起,游客“爆满”将会逐渐成为节假日的一种常态。与传统的休闲旅游度假相比,露营地更倾向于野外营地,尤其是那些更接近自然、夜景独特的露营地。

  随着近两年露营活动进入大众化、精致化的时代,与露营相关的酒店、门票、装备等周边,热度均大幅攀升,露营成为了当下最火热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货币。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国内露营经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长率达78%,市场规模达299亿元;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露营经济快速崛起。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模式,露营经济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有利于疫情防控,在完美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也能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从延展性来看,露营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露营+”模式。如营地+景区、营地+乡村、营地+研学、营地+体育、营地+休闲、营地+演艺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多样化的组合,还衍生出赏花+露营、露营+咖啡、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观星+露营、露营+瑜伽、洞穴露营+探险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形式。 景区票务系统

  此外,在“露营+”模式的推动下,消费者对露营装备与体验的追求,催生了其背后的露营产业链。从露营带动的经济增长点来看,露营不仅带动旅游领域飞速发展,还带动了配套装备的蓬勃发展。据财经网报道,某露营用品企业订单已经排到9月,尤其是轻量化的帐篷需求远超预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天幕和折叠椅的销量也提升非常快,天幕一季度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5.8倍,折叠桌椅也达到了3.95倍。全国仅今年1月到4月,就已有超7200家露营企业成立。

  在种种因素的叠加下,露营不再只是单一的消费行为,而是形成了多样化、组合化的特点,更加有利于实现规模化扩张。露营成为了旅游新风口,必然开辟“露营旅游”市场,催生出“露营经济”。

  因此在规划建设营地时,需要积极利用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优势自然资源,通过更好盘活闲置的公共资源,合理规范用地等,增加对露营地的供给,完善露营地的基础设施,强调环境和露营行为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时下我国的露营旅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露营营地在政策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等,出台露营地、露营区标准显得急迫而有必要。此外针对节假日人流量暴增情况,一方面需要增强露营地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流量引导,避免人员扎堆和拥堵,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保障露营旅游安全。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标签: 露营+微旅游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