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anner图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介绍 概览

  继1972年1至5月李家山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之后,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在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进行,此次发掘清理墓葬58座,出土文物近3000件(套),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李家山古墓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山第二次考古发掘的大型墓葬,其历史均在云南推行郡县制之后。这个时期,滇族的大奴隶主贵族仍然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他们的墓葬里,随葬器物还是以铜贮贝器等组成的滇族传统文化器物为主。如今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馆藏的播种祭祀场面铜贮贝器,便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随葬器物。景区票务系统

  这件播种祭祀场面铜贮贝器,通高40厘米,盖径28.8厘米。器物装饰布局跟普通贮贝器一样,有器足、器身、器耳、器盖几部分。其中,器身为铜鼓形,鼓面加盖,胴腰间有4个半环形耳,底有3扁足,胴腰部分别饰有羽人划船纹、舞蹈纹、弦纹、三角齿纹及同心圆纹等。在有着“艺术舞台”之称的器盖上,有“表演者”多达35人,也有马等动物雕塑,栩栩如生。

  

在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有一类特殊的文物——贮贝器

  可以视为现代人的“存钱罐”

  李家山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中

  从69号墓出土的播种祭祀场面铜贮贝器

  便是这类器物的典型代表之一

  它造型奇特、纹饰精美

  工艺精湛,极具古滇国风格

  尤其是在直径不到30厘米的器盖上

  仅人物雕塑就有35个

  并铸有祭柱等

  真实再现了当时播种祭祀的场面

  这般规模宏大的立体雕塑令人叫绝

  而这件特别的“存钱罐”

  不仅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还承载着祭祀与“史书”的功能

  在35个“表演者”中,最醒目的是一位乘肩舆的鎏金妇人,头梳银锭髻,神态严肃,前后各有二人抬杆,地位与众不同,她显然是这次活动的主持者。舆前有两个骑马男子开道,舆后有一人双手持长柄伞为其遮阳。随行人群有扛铲者、提篮者、背种子袋者、持点种棒者,还有的人物曲身迎接,神态恭谨。另有一些观礼的“异族”,如辫发的昆明人、穿紧身衣裤的高个男子……景区分销系统

  从这件器物的人物雕塑可以看出,古滇国居民是由多民族构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其中既有土著民族,也有外来民族;从各民族在滇国所处的社会地位来看,又有主体民族和非主体民族之分。当时的社会,滇王及其亲属为首的滇国统治集团就是古滇国主体民族的代表,昆明人等在当时只是滇王属下的“少数民族”。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