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景通景区票务系统联系方式

扫一扫添加微信

十年景区行业实战经验  易景通,更懂景区的服务商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景区干货

沉浸式景区的打造秘笈

  沉浸式景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从浸没式戏剧的创新到旅游演艺演进,再到旅游演艺对浸没式戏剧沉浸体验方式的吸纳应用,包括国内娱乐新业态“触电”的出现。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剧情,没有剧情故事就无法从情感上使游客沉浸;都有一个场景,场景是叙事的舞台,没有场景就成了说评书,很难让游客从视觉上沉浸;都有一批演员,演员是剧情的人物,由他们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更为关键的都有一个导演,没有导演剧本就无法呈现,场景、演员的任务就不明确。

  基于以上的梳理,加上我的导演身份,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用导演思维打造沉浸式景区,这其实也是运营前置思维。无论我在华谊兄弟建业电影小镇打造的白天场节目还是沉浸式夜游“一路游戏”,都遇到一种尴尬就是很多场景在剧本之前已经在那里了。对于导演来说不是如何设置场景而是如何让剧情适应场景,这就对剧本的100%落地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还束缚了很多可能给游客带来更好体验的手段,加之游客的动线也只能围绕现有空间格局去组织等等,这些势必影响沉浸体验效果。

  导演思维来打造沉浸式景区的理念有别于过去的规划思维,过去我们开发景区先选择一家规划单位,对项目选址进行考察后回去画图,在地块上安排了很多所谓的景观,包括景观小品、绿植绿化、房屋建筑、公共设施等,还用鸟瞰图的效果呈现出来。这是空间规划思维,用建筑把空间塞满,再让你从“鸟”的视角来验收。甲方一看挺好看的,通过!有了这个规划接下来开始组织资金,大干快上。建成了以后问题来了,怎么没有效果图好看呢?殊不知,效果图是鸟瞰图,效果图落地了以后我们再也无法从“鸟”的视角来看了,所以从空间审美上就没有达到预期。另外,还有很多景区的建筑在规划之初就没有对室内空间利用给出答案,房盖好以后长期空着,滋生了一个新概念叫做景区烂尾工程。

 image.png

  那么导演思维是怎样一种整法?先研究资源IP,再进行剧本创作,对剧本中的人物和建筑进行设计,什么样的形象表演什么样的角色,剧情需要什么样的建筑风格,建筑室内的剧本使命是什么,室内如何布置,景区大空间如何利用,室内小空间如何分工,表演空间如何转换,演员出场退场安排,游客动线如何设计,游客观感如何满足等等。甚至这中间还要涉及景区商业安排,公共设施排布,游客互动,情绪调动等。总之,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叙事来展开,都要围绕游客体验来设计。

  那么游客在沉浸式景区的体验预期都有哪些?我总结游客想要获得的沉浸感应该是瞬时逃离现实,忘记自我存在,置身情景之中,心与故事同行,五感真切,感同身受。游客追求的是场景的真实感,演员的互动感,氛围的包裹感,剧情的抓心感,灵魂的出离感。

  当下一些项目极尽可能使用最先进的电子科技手段诸如VR、AR、MR、XR等去营造临场感、融入感,过度依赖氛围渲染,忽视了故事情节的力量。带给游客的只是瞬间惊叹氛围的高级,手段的先进,因为没有剧情代入,游客始终难以沉浸进去,时刻在场景和现实的频道上切换,也就是时刻都记着自我的存在。这样华而不实,虚幻无魂的项目也不能叫做沉浸式景区,这也是沉浸式景区的坑。

  打造沉浸式景区如何“避坑”,我总结了一个打造沉浸式景区的“莲花宝典”,即“沉浸式景区五段打造法”:“创意阶段以导演为主,规划阶段以剧情为主,建设阶段以场景为主,产品阶段以运营为主,运营阶段以体验为主”。

  创意阶段以导演为主。“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项目未启,创意先行,创意要完成对项目的整体设计,包括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内容确立、空间规划、角色安排、运营统筹等。他不同于这些年提出来的规划之前的策划,策划是这些年旅游业界对太多失败项目缺失前策这个关键环节的应对之策。但很多搞策划的还达不到沉浸式景区导演的深度,他可能会解决市场分析,主题定位,商业模式等,但不会解决从IP到剧本,剧本到演艺,以及用演艺去统筹未来园区里的一切因素,比如用演艺调动商户,用演艺调动员工,从演艺的角度去安排景观,从演艺的角度去规划动线等。另外,策划专家在完成前策后再往前推进的话可能会到规划层面,而不会渗透到运营层面。导演则不同,他将从前策直击运营,贯通全环节。做不到这样项目就落不了地。所以,只有导演才能保证各类资源的正确使用,才能赋予每一个资源调动游客情绪的职能。只有导演才具有对剧情演进的把控能力,才能具有使用演员和道具表达情感的能力,导演的能力还在于他甚至可以使用景区工作人员预埋情绪,让工作人员进入戏里等等。同时,沉浸式景区“导演”又区别于影视导演,从前述可以看出他的任务更重,职责更多,他从了解景区资源开始,要围绕景区IP创作出故事,也就是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也就是思考如何让剧本里的情节艺术地落到未来的景区里;这里涉及场景搭建也就是景区景观建筑设计落位,演员角色选定,各种道具设计制作还有特效等各种辅助技术手段的应用,最终实现情感沉浸和氛围沉浸。

  规划阶段以剧情为主。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项目选址的边界去安排各种建筑和景观以及基础设施等,也就是空间落位。在未来的空间里都安排哪些建筑,哪些景观,什么样的风格,它们各自的功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景观的情绪预设等都要贯彻剧情,它们都是为剧情服务的,也是剧情的载体。规划是剧情的另一种语言,它是运用建筑设计、工程图文等工科语言来翻译剧情,当然受到“工科语言”的局限,它只能做部分“翻译”,重点转化了剧情里关于场景和商业的部分,其余的还需要借助演艺和技术等手段来实现。

  假如脱离剧情去设计建筑布局及体量,真的将不知所云,不可思议,不以剧情为魂的建筑将是没有生命的水泥块儿。它又是为谁而建呢?另外,还有园区的街道宽窄进深都是服务剧情的,剧情决定着建筑之间的逻辑,决定着建筑的体量和布局,甚至门窗位置,门窗大小等。这叫内容决定形式。假如我们把IP比作景区的精神,那么建筑是骨骼,街道动线是经络,剧情就是景区的血肉,这是一个有机的组合,绝不能割裂。景区的IP再强大,没有一个有趣的剧情来诠释它,就显得太严肃,游客也会觉着不好玩。旅游是一个轻松的事,不能把它搞得太严肃或者太刻板。更何况沉浸式景区作为旅游体验的新模式,必须要有超乎以往的新形式。IP是个符号和象征,而剧情能让它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触。

 image.png

  规划的另一项任务是商业设计,这更需要以剧情为蓝本了。因为我们打造的是沉浸式景区,所以更需要把剧情里的商业也落下来,这里的商业本身就是剧情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可能很多故事就是在商业里叙述的。

  建设阶段以场景为主。规划阶段任务完成后,接下来就要把规划效果变为现实,那就是建设阶段了。有了在剧情把控下的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把控质量,保证进度,全面贯彻规划意图。规划要贯彻剧情,建设要贯彻规划,惟此,才一脉相承。其实,建设就是造景,就是给未来的沉浸式演出搭建舞台,这个场景是跟剧情吻合的,也是剧情的一部分,所有建筑在沉浸式景区里都是有自己的剧情任务,它也是未来游客氛围沉浸的硬件元素。建设的任务既包括建筑主体,建筑外立面装饰,也包括建筑室内软装,同时还有一些电子科技器件安装应用。电子科技手段在沉浸式景区里的作用是出其不意,锦上添花,一定要恰到好处,切勿喧宾夺主。沉浸式景区的未来还是要以内容为主,以叙事为主,不能倚重科技手段的应用,那些没有根基的技术,生命力难以长久。可能会有人说景区的场景是永久的,演出叙事可能会是有排期的,场景的价值能否在沉浸式体验里充分彰显?首先,未来沉浸式景区的叙事可能会是一条主线甚至几条主线加N条支线,只有很多叙事脉络才能撑起够丰满的剧情,所以,场景都会有需要。此外,未来可能还会把游客在园区的消费设计到场景里,设计到剧情中,让游客时时处处“浸泡”在情景里,同时还会拥有角色感。

  产品阶段以运营为主。经过前期的创意、规划、建设,还有涉及演出的一系列工作,至此,沉浸式景区完成了产品的锻造打磨,开始开门纳客。这个时间还不能过早庆幸产品已经成功了,因为产品的成功不代表项目的成功,旅游产品不同于普通工业产品,旅游产品的保鲜需要高质量的运营,其实旅游产品的运营和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运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带给游客的满意度。运营的任务覆盖了园区内的一切,既包括演出的组织、演员的管理、演出设备的管理、科技器件的调较、游客秩序的管理、场景的维护、道具的管理、游客参观动线的管理,还包括景区里的泛演艺内容,这里指员工的戏份是否到位,景区里的情景商业管理等等,凡此种种,无一不跟整个产品的体验感产生着莫大的关联。准确的说这些共同组成了沉浸式景区的产品,所以,没有良好的运营会很快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游客体验感打折,进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评价。

  那么,何为运营?简单讲运营就是“运”和“营”,运指的是运行,能够让景区很好地运行那要靠管理,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统筹保证景区健康运行的所有要素,让这些要素有机高效运转,进而保证整台“机器”的正常效果。营指的是经营,这里的经营一方面是指对现有演艺项目的经营,包括节目、设施、道具、设备的维护提升,让沉浸式景区的活态项目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是指对业态效益的提升,包括零售、餐饮、住宿等商业的运维提升,这里有些可能还属于情景商业,情景商业的界线就没那么清楚了,可以说它是沉浸式情景,也可以说它是满足游客需要的商业。总之,都需要运营。

  运营阶段以体验为主。运营是景区的日修课,是开门即要面临的任务,运营贯穿了沉浸式景区的生命。刚才提到了没有良好的运营,产品质量会下降,游客体验感会打折。那么,运营阶段关注的都是啥?刚才从项目的角度讲了运营,现在从游客的角度来讲讲运营的任务。其实角度不一样并不代表目的不一致,出发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最终要实现的根本目标还都是为了让游客获得很好的体验。无视游客体验感的运营都是错误的,注定也是要失败的,对沉浸式景区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沉浸式景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体验,它就是要给游客创造视觉冲击感,氛围包裹感,剧情带入感,角色互动感,心理认同感,甚至短时间的自我出离感,这些感受都是游客的体验反馈。能够获得上述反馈,就是一场圆满的体验。前面讲了,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工业商品,只要出厂合格就是合格。旅游产品特别是沉浸式旅游景区它是由沉浸式场景、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商业、沉浸式服务等共同构成,而很多元素不只是导演编排好了任务就完成了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精密产品,需要每天精心维护,这就是运营。运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游客能否继续获得圆满的体验,而不是只有最初一波人体验好。假以时日,后来的游客体验感没有最初那么丰富饱满了,显然是后期运营出了问题。不是场景问题,就是演艺问题,或是辅助设备出了问题。总归是运营没有起到应有的责任,未能保证品质的一以贯之。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推荐

description
大数据的有效应用推动农村智慧旅游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推进了农村各方面的发展,如今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的转型正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新兴

description
景区策划怎么做?体验项目能不能救景区

  景区策划怎么做?景区策划不是一个点子:经常有同行或者景区老板认为一个网红项目就可以带火一个景区,大项目好比张家界大峡谷的玻璃桥

description
疫情之下的景区,要理解当下的市场和未来景区的发展趋势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景区经营,已经不能按照原来常规的套路进行,不管是老缸装新酒,还是新缸装老酒,反正不能再用老缸装老酒走老路的方式

description
乡村旅游问题分析、规划方法、产品开发

  乡村旅游,又被称为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绿色旅游、田园旅游、生态旅游等。广大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极具优

description
如何打造“网红村”,打造“网红村”失败的原因

  什么是网红村?  他们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传统村落的民俗风貌、特色产业,或蹭名人蹭热点、亦或是自己

description
“网红村”为乡村建设带来了的积极变化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府提倡发展一批,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示范性村庄。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本土文化,地域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

description
夜间消费从传统走向新型模式

  2022年的春节假期,全国夜间消费额达到3790 87亿元,同比增长27 06%,在整体消费额中占比33 7%,较去年同期提升2 25%。分业态来看,以夜

description
夜间经济发展主要模式有哪些?其对比

  国家及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消费,积极颁布相关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22

description
这五种新型的商业业态,能否成为文旅强心针?

  时代新需求下对于业态的要求也在变化。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科技赋能常态化、高质量要求常态化背景下,创新主导的消费需求端也不断提出新

易景通-景区综合营收管理方案提供商
易景通-景区综合营收管理方案提供商 Yijingtong focuses on the solution of secondary consumption revenue of scenic spots
免费申请试用7天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