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微信
疫情之后,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如何?整体来看,疫后技术和经济释放出了更多休闲时间。从消费活动中的个体偏好来看,旅游成为疫后人们消费的第一意愿,“报复性消费“的短期冲击概率大。而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共17.8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0.9%)。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8.6%)。旅游消费显著回升。
再说一下疫后反弹的问题。很多专家和机构认为是出境游,看好众信旅游这样的企业,我认为是入境游。对此,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分析。第一是对政策的分析,第二是对外汇占比变化的分析,第三是对内循环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分析。我只说第一个政策的变化,“十二五”国家如何定义入境游?积极发展。“十三五”是大力提振,“十四五”是振兴入境游。文件一字千金,每一个提法的变化背后都有不同的说法。
想要有破围,首先要直面争议。频繁被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在经济下行时,普通人为什么还要去旅游。其实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学习方式。旅游从生活方式向学习方式上转变,旅游的内容和格局就要进行相应调整。研学旅游是一个重大机遇,但不只是带小孩出去玩,还要包括成人。前两天俞敏洪说新东方转型做农业,做带货,我认为应该做旅游。
还有一个讨论比较广泛的问题:文旅消费模式在疫情后有没有永久性改变?游客/流量变现的玩法还热门吗?文旅地产、综合体和在线旅游的实际运营或讲资本故事的本质是依赖于旅游资源能大量吸引大量游客参与,进而带来大流量的门票、二消、佣金、房产销售……。但如果家庭在小型化、消费在扁平化、行为在智能化,这种玩法的基础是不是越来越弱了?
这个问题简单点说,就是流量究竟是不是文旅经济的命根。前30年是的,那时是旅游1.0年代,就是要靠流量发展。但未来旅游不靠流量,靠的是质量,所以如果家庭在小型化,消费在平替化,扁平化,行为在智能化,疫情很可能就会加速文旅向常识回归。
旅游常识是什么,我认为疫情后,旅游向休闲化、本地化和社会化恢复及发展。
先看休闲化,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可以考虑,就是景区将作为背景板而存在。5A景区以后会低价化,在一些特别好的景区周围不收门票,开民宿集群。这种形式可不可行我不知道,但德国天鹅堡就是这样的模式。
再看本地化趋势。旅游人应该转换一种思维,旅游要能进入政府的公共服务预算,首先为本地人服务,才有能力或资格为外地人服务。如成都,拥有全世界最长的绿道,这是它的公共服务设施,绿道边的微公园自然成为了景点。
至于社会化,最近我们有一个课题组,是共同富裕下的社会型企业。旅游企业到乡村去,就要做社会型企业。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但村民的目标是致富,如何将这两个目标放在一起做,能不能做,是我们正在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