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微信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因地制宜、群众受益的戏曲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广大文艺工作者凝心聚力发展戏曲文化艺术,开辟了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空间,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气象。然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有限的文化资源供给之间仍有矛盾。
“一边是很多院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排的戏曲节目参加一次艺术节或比赛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少有演出机会;一边是各地的公园、城市风光带等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缺乏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另外,群众对戏曲文化的需求也得不到有效满足,我认为,这其中的矛盾应该得到更有效的统筹和解决。”杜美霜说。结合工作实际和调研走访,她认为,戏曲工作者要打开思路、俯下身子,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才能真正让传统戏曲服务人民,并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我注意到,由于日常工作、学习都在室内,每逢假日大家更喜欢进行户外活动,很少会进剧院看戏。既然群众不方便来,我们就应该走出去给老百姓提供方便。”杜美霜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给每个剧团都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开出去打开就是舞台,很方便。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城乡的露天百姓大舞台、广场舞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这些都为我们将传统戏曲展演和推广植入旅游景点、融入百姓生活提供了条件。”
杜美霜表示,在全国各地的城乡都有类似公园或沿江、沿河风光带等旅游景点,在这些景点呈现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地方戏曲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地方戏曲通常采用地方方言演唱,不需要打字幕,当地百姓也能够听得懂,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如果巧妙地将传统地方戏曲植入这些景区景点,将会吸引众多周边群众及外来游客前来欣赏,那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戏曲节目的内容大多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价值观,对提升社会文明风尚也有积极作用。
杜美霜建议,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地方戏曲等传统非遗项目推广和展演无场地可用、老百姓盼望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的现状,将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景点内具有文化底蕴、展演功能的建筑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安排,在确保有序管理的前提下,提供给各地专业的戏曲文艺院团或相关策展机构,作为公共展演、展览场地,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其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