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微信
受访专家认为,非遗产业化正在呈现出基地化、体系化、体验化、数字化等发展趋势。
——基地化。近年来,非遗产业化载体日渐丰富多元,各地纷纷部署非遗工坊、非遗聚落、非遗街区、产业园、博物馆、产业基地、文化传习所等建设,让非遗产业开始向基地化方向发展。
——体系化。区别于原始的个体化手工艺制作,不少地区的非遗项目已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入文化企业等形式,以非遗为核心进行全产业链建设,逐渐形成体系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并出现了较多区域领军品牌。
——体验化。2020年,北京民生智库联合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针对我国非遗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64.7%的受访非遗传承人认为“针对大众开展手工艺教学、体验项目”是当前形势下最有效的出路;46.1%的受访者看好“嫁接文化旅游项目,带动产品销售”。
“近年来,非遗项目与旅游呈现深度融合趋势,具有演艺性和体验性的非遗项目陆续成为景区亮点,其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的品质、口碑和游客粘性,让旅游成为非遗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林峰表示。
悦慢民宿非遗体验基地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畲族镇让川村,主打畲族非遗文化体验,并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体验导师”,吸引了大批周边游客前来打卡,学畲乡歌舞、吃“长桌”宴席。2021年“三月三”节庆活动期间,该基地参加非遗体验活动的游客累计达到1.5万人次。
——数字化。数字科技正在有效拉近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在电商、新媒体等线上渠道助推下,非遗项目插上翅膀、走出乡村,飞向“寻常百姓家”广阔市场。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5日,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平台覆盖率已高达99.42%;截至2021年6月10日,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电商年收入超百万,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15倍。
此外,市场也在积极引导传统乡村手工业进行数字化升级与创新改造。“现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都在积极做产品的创新表达,将非遗与流行文化进行创新融合。‘非遗+数字化’让非遗更具活力和生命力,‘非遗+新媒体’让非遗传播更与时俱进。”林峰表示,通过数字技术助力非遗保护、展示、传承、传播的数字化创新发展,已成为非遗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