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微信
传统文化空间的数字赋能。随着人工智能、5G、VR/AR等新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推广应用和智慧文旅工程的推广,景区文创的形态也将发生变化,未来景区文创将不仅包括有形产品,数字化产品也将成为消费主流。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使文化旅游的整体业态发生变化,“云逛展”“云演艺”“云旅游”等新文旅业态不断呈现并成为常态,景区数字文创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一)市场赋能:以品质提升开拓中高端市场从我国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文创市场供给总量和现状来看,当前我国文化旅游市场的总体规模和供给水平与当前我国文化旅游需求是不匹配的,与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也不匹配,为此要努力扩大文化旅游市场基本盘。
注重盘活存量,对我国传统文化旅游景区进行创意升级,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并体现在自身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上,避免同质化、低端化复制。注重扩大增量,景区经营方可以通过授权、品牌合作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国内外优质设计团队、设计师、文创公司、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力量,设计出更为时尚新颖的文创产品。注重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的原创意识,加强对原创设计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对景区文创产品创意抄袭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旅游产品市场。通过多措并举的“组合拳”,使景区文创产品市场克服停滞在中低端大众化阶段的困局,从低端混沌市场向品质清晰市场转型。
(二)消费赋能:以细分市场开拓消费新领域消费是针对特定消费主体的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消费最终受个人消费的限制。
随着文化创意产品趋于多样化,有必要对文化遗产景区的文创市场进行细分,以提升市场供给的精准度。针对Z世代消费群体追求小众化、虚拟化、国潮,相信“颜值即正义”的消费特征,开发零食、美妆、盲盒、虚拟偶像、手办、汉服等产品,如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针对新中产阶层在意产品的细节和品质的特征,开发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性价比较高的升级版日用品、数码产品,如联名款服饰、健身手环等。针对银发阶层关注健康、注重实用价值的特征,开发营养保健、中医养生、健康理疗等方面的产品,如马王堆养生系列文创产品。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带来差异化的产品供给,终极理念是将以物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以人为中心。
(三)文化赋能:以IP思维拉长文创产品供应链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是文化,关键是知识产权(IP)。
消费者在景区购买文创产品是希望能够买到独一无二的、体现景区地域特色、有纪念价值的产品,因此景区要打造具有独特气质、高辨识度的文化IP,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价值、辨识度高的文化IP。对于文化IP的开发利用,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思考。纵向上打造以IP为源头的文创产业链,开发包括文创衍生品、影视剧、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综艺等系列文创产品,构建多元化内容矩阵。横向上打破碎片化、平面化的思维习惯,使景区文创IP与其他场景产生立体化关联,将文创IP形象与景区线路、景区标识、景区宣传册等结合起来,营造多元立体的文创氛围与场景,产生光晕效应。
(四)场景赋能:以场景营造提升景区消费势能创新景区文创消费方式。
打造景区文创线上消费平台,网络销售本质是围绕如何突破空间阻力和降低交易成本来展开,改变景区文创只在固定场所和可行时间消费的局限,允许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购物零局限。塑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景区可以通过发展夜经济,在演艺体验、夜间市集、夜间游览、夜宵夜宴中营造夜间文创消费新场景。将传统村落遗址打造成为“创意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生态体验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田园旅居消费新场景。鼓励景区利用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增加人气,带动消费。鼓励景区与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合作,使景区文创消费覆盖面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
(五)科技赋能:以数字技术创新文旅消费体验创意无边界,在数字化时代需要扩大对景区文创产品范围的界定,除了有形的文化创意产品,数字体验类旅游产品也将是未来景区文创的主流业态。
数字体验类文旅产品包括沉浸式旅游演艺、数字体验展、VR酒店、全息餐厅、AR旅游纪念品等形态。随着VR、AR、裸眼3D等技术在文化遗址景区的普及推广,数字体验类产品将会发挥巨大的潜能。同时,传统文创产品也可能迎来数字化升级高潮,例如西湖博物馆在传统纸质版“西湖十景”系列明信片“断桥残雪”的基础上,推出AR版明信片,游客可以通过扫描明信片上的“断桥残雪”图片,看到断桥上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虚拟动画场景,通过问答式互动,得到不同的故事结局,还可以将整个过程录屏,分享到微信等社交平台。这种新模式为景区文创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未来有可能对景区文创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