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皇城相府,领略文化巨宅的磅礴气势
皇城相府坐落在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它是一座集军事防御设施和居民住宅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这里,故名“皇城”。它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经过不断地修缮和完善,形成了明清建筑的风格特点。
皇城相府总面积3.6万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相互关照,垛口星罗棋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从整体平面来看,皇城相府似一个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故又称“龟城”。根据史书记载,从明孝宗到清乾隆时期,陈家族人共有41人考取功名,其中19位举人、9位进士、6人入了翰林,光陈廷敬一门就出了3位翰林,是当时的学霸多产地。
皇城相府文化旅游产业共有国家5A级景区1个——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4A级景区3个——郭峪古城、海会书院、蟒河景区。旅游配套服务方面,有三星级、四星级酒店各1个,按五星级标准修建的康养度假酒店1个,高端民宿2处,农家乐300多家,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培、研、学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这座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18年,皇城相府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
皇城相府按照省委在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加快推进基础再造、业态重塑、产品升级、场景革命等重点工作,以山西省打造“9+13”梯次龙头景区和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为契机,以基层治理为动力源,以规划引领为切入点,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抓好文旅融合,做大美丽经济,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助力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奋力谱写皇城相府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旅游景区售票管理系统
2021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皇城周边5个村旅游综合收入仍达到1亿多元,皇城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其余4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5个村各项福利待遇统一管理,不断强化重教讲学、医疗救助、贫困帮扶等,达到了“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一村富”向“村村富”的预期效果,初步实现了平等共享的发展成果。
随便看看
- 2022-06-09景区智能票务系统平台提升景区的运营效率,塑造新的旅游形象
- 2022-06-03乡村旅游营销模式要实现“线上线下”精准营销
- 2022-07-12峨眉山景区包括哪些景点,有哪些好玩的必去景点?
- 2022-06-06福建省端午假日期间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2022-07-12景区为何要采用景点门票售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