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不能单纯在“全”上做文章,讲求面面俱到,核心还应放在“域”上,要立足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营造特色旅游产业生态。而坚持创新发展导向,转变旅游发展理念,顺应新时期发展需求,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能否坚持创新导向,决定了旅游发展能否适应新趋势、新常态,也决定了能否让传统的旅游产品焕发新生。
据业内知名机构发布的《2021年国庆旅游数据报告》显示,“自驾游”已成国民出行标配,国庆期间其热度高涨150%;“露营+”、探险、冲浪、海钓成新晋酷潮玩法;周边游成为旅行新风尚。可以看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比起追求诗与远方,旅游者更乐意在城市周边挖掘田野秘境,体验野性十足的旅游项目,放松身心,回归自然。旅游消费需求逐渐由景区游览向目的地生活体验转变。“域”的概念更符合旅游市场的趋势,创新、求新、变新,让地域产品能够顺时求变,抓住旅游产业的发展关键。
因此,全域旅游发展要紧扣时代脉搏,改变以景区为重点支撑的旅游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要构建复合景区、度假区、游乐区、休闲社区、田园综合小镇、帐篷房车营地等多功能、多场景的旅游谱系;要将城区向景区化发展,保留和还原目的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形态,创新商业业态,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生态;要发挥全域旅游的平台化作用,实现以旅游为统领,推动一、二、三产互助发展,创造地区生态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导向,避免走“唯标准化”“缺景造景”“生搬硬套”“水土不服”等错路、弯路。
全域旅游并不是中国旅游发展的特殊产物,它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欧美等西方国家早已形成类似的发展模式。工业化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出行需求增长,同时越来越关注服务品质,倒逼了旅游产品品质的提升。但工业化进程所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化结构问题也日趋严重。
而旅游业的发展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经过四十多年的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在我国,即便在一些不适宜大规模、集约化、工业化发展的山区或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后工业时期,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亟需一批综合型的旅游目的地来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打造的全域旅游理念应运而生。
工业化时期旅游是市民休憩发展的现实需求;后工业时期,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只有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以战略思维为导向,才能紧跟时代主题,真正为民、富民、利民、乐民,让旅游业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