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推动贵州智慧文旅再上新台阶
后疫情时代,游客的安全和健康才是第一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在改变旅行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旅游产业价值创造方式。
2013年,贵州黄果树景区启动“黄果树+互联网+N”的旅游产业升级,通过打造智慧景区项目建设,在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的同时,更展示了“贵州旅游金字招牌”的现实魅力。
经历多年智慧景区的建设积累,游客到达黄果树景区前,便可以全方位掌握景区信息,提前获取线上服务,打通游客与景区间的“最后一站距离”,使黄果树的管理服务无处不在。今年11月初,黄果树景区的《时空协同的智慧景区分时预约方案》入选“2022智慧旅游创新项目”名单。
步入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同样受用于红色文化领域。在遵义,游客打开手机小程序,足不出户,便可随着VR全景镜头,“云游”遵义会议纪念馆和毛主席住居陈列馆等11个纪念场馆以及纪念馆。数字科技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推动遵义红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手机扫一扫景区景点介绍二维码,通过语音讲解就能准确快速的了解景区的各个景点介绍,使观光游览更方便、更尽兴。”暑假期间,来自广州的游客颜鸿宇在铜仁梵净山景区体验了一次智慧旅游系统的便利。智慧预定、智慧出行、智慧游览、智慧管理……梵净山生态旅游区的智慧化在促进景区提质增效的同时,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舒适度。
同样受益于“互联网+旅游”跨越式发展的还有今年荣升国家5A级景区的毕节织金洞景区。近年来,织金洞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全面提升软硬设施,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更趋完善和人性化,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依托大数据、云服务,织金洞景区“智慧化”建设成效显著。
面向未来,万卷书与万里路并行。贵州将借大数据发展之势,继续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走好乡村振兴的“文旅结合”发展之路,奋力书写贵州“诗和远方”新篇章。
随便看看
- 2021-11-16智慧旅游智能技术手段介绍
- 2021-12-09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智慧化平台建设
- 2021-12-01上海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上海旅游攻略
- 2021-12-24游客对于景区卫生安全缺乏信心5G技术成为解决方案
- 2021-11-19什么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