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景区的前景展望
从2013年《又见平遥》被定义为国内首个沉浸式旅游项目以来,“沉浸式”一词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旅游从业者的先知们纷纷各施拳脚,打造了越来越多的沉浸式项目。让“沉浸式”一词从网络和书籍里走进现实,并用最为生动的方式给游客作出了名词解释,让游客更加清晰和准确地了解了沉浸式的内涵,先行者们不自觉地承担了游客辅导和消费引导的职能。
从幻境的统计来看,沉浸式体验项目于2016年前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每年以个位数的增长速度缓慢发展,充分说明那个阶从业者还是审慎的,市场还处于培育和催生阶段。到了2016年,沉浸式项目一下子像破茧而出飞蝶,一跃而飞,达到37个之多。接下来的两年更是以指数级增长,2017年142个,2018年442个,2019年1100个。沉浸式业态也覆盖了12大细分行业及35种业态,在众多沉浸式业态中以沉浸式主题公园、沉浸式演艺、沉浸式灯光秀/夜游、沉浸式展览、沉浸式餐厅等沉浸式业态和场景最为常见。
沉浸式体验项目和产品层出不穷,一场场“全沉浸式”的感官盛宴,让文化消费者的获得感愈加丰富,全方面沉浸在精心营造的幻妙氛围中,形成难以忘怀的场景体验。沉浸式体验正在全面铺开,展现出各种可能。
迅猛发展的沉浸式项目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场景,频繁触发消费者对沉浸式的体验记忆和消费渴望,在体验阈值不断被抬高的时候,消费者会将这一美妙的体验感受寄希望于别的行业,希望在其他消费场景中也能够获得同样的体验,这无形之中也为沉浸式景区培育了潜在游客的消费习惯,为沉浸式景区的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
更令人可喜的是从2017年《知音号》问世以来,沉浸式在旅游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行业认同,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沉浸式应该是文旅发展的制高点,是旅游消费升级的一个方向。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沉浸式文旅项目相继面世,在供给侧引领着体验式旅游项目的发展,从行业内部不断催生变革,这些成功的项目扮演着头羊的角色。
已经问世的沉浸式文旅项目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这就为未来沉浸式景区的发展奠定了业态自信。模式的创新加上科技的进步,更有多年旅游演艺行业的沉淀,这都为沉浸式景区的蓬勃发展蓄足了能量。前面提到过泛演艺化是沉浸式景区的亮点而不是其他,我们幸运地遇上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VR、AR、MR,全息投影等都会给游客提供视觉和体感上的沉浸感。但我们要永远记住,沉浸式景区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内容,旅游业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人与人的互动与交互,没有了人文的互动,旅游体验也会变得冰冷无感。所以,未来的沉浸式景区还是要把泛旅游演艺作为亮点去突显。
旅游演艺大家都清楚,那么什么是泛旅游演艺呢?沉浸式景区需要的不单是一台或是几台沉浸式演艺,而是时时处处都要制造沉浸感。这就需要景区内跟游客接触的所有员工都要具备“演员”的能力,都要在剧情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给游客传递不经意的惊喜。借用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一句话:“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泛演艺更能给游客带来沉浸体验,因为它可能是一对一的互动,这是业务发展方向的建议。
未来几年的旅游业必将是沉浸式景区的霸主时代,除了行业自身的积极探索外,国家文旅部对沉浸式旅游的政策导向是从更高的政府层面对这一行业趋势的引导和鼓励。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各种要素会向这个领域聚集,都会加速和助推沉浸式景区的发展。这次文旅部的政策不是在画饼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前面提到:在2020年7月,文旅部产业司就支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牵头成立了沉浸式文旅新型业态培育平台,而且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到2021年通过平台培育30个示范项目和10个孵化基地,到2023年培育100个示范项目和30个孵化基地,在未来3年带动投资60亿—100亿,实现文化新型消费产业集群产值200亿—300亿,促进就业增长3万—9万人。这些具体的数字表明了文旅部的务实作风和坚定决心,这既是文旅部给平台下达的KPI,也是给行业传递的信号。政策引导,平台培育,市场需要共同构成了三驾马车牵引着沉浸式文旅项目飞奔。
未来这对旅游投资者来说将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对从业者来说将是一个施展宏图的大舞台,也必将催生出一支十分庞大的从业大军。从沉浸式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来观察,过去的旅游演艺仍将大有可为,新的业态让老树发出了新枝,旅游演艺将迎来又一个绚烂的春天,这个春天的欣欣向荣正源于沉浸式景区的勃勃生机。
随便看看
- 2022-01-18冬奥提振滑雪场门票销量翻番,6成以上的滑雪客会第二次购买雪票
- 2021-11-16旅游数字化、旅游智能化、旅游智慧化三者一脉相承
- 2021-12-04智能化酒店管理的好处
- 2021-12-07昆明旅游攻略景点大全 昆明景点推荐排行榜前十名
- 2021-11-19红色旅游景区营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