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发展声势再攀新高,但硬件投资过旺也存泡沫隐忧
2021年是建党百年大事,属百年一遇的盛典;即在疫情阴霾之下,纪念活动也显得格外耀眼,各地掀起了红色旅游又一拨排浪式的新高潮,成为少有的年度性旅游闪光点。但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一些地方红色旅游也潜在着投资过热问题,如红色文化广场、红色体验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小镇等,正在雨后春笋般地崛起。电子票务系统
由于红色纪念地对公众参观实行免费开放,如何在这之外开辟旅游合法收益的渠道,正在成为各地探索的课题,目前尚未有可以简便复制的做法;一些拥有红色资源的县市大都建设了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不乏是新建的、高档次、大体量的培训场所,而每年能够接纳受训的党员干部不会是无限量的,这便产生了未来“生源”短缺的隐忧;占旅游市场主体的是大众散客,他们对红色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主要基于个人喜好和市场影响力,就使得产品开发一般化、红色文化影响不够大的一些红色旅游地面临着客源不足,一些过度投入的新建旅游吸引物和接待设施就会过剩,这类问题在一些地方(包括知名的红色旅游地)已经开始出现。二维码闸机
对于红色纪念场所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中央领导同志早已有明确论断(国家旅游局2017年11月编《习近平论旅游》 P.64-65),指出红色纪念地和红色旅游是两个范畴,应该做好统筹工作,并要求纪念场所和旅游配套要保持适度规模;2019年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的通知,要求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教育基地不能超过3家,也反映了中央有关政策的明确导向。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随便看看
- 2021-12-16城市公园创造幸福空间
- 2022-02-11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推出线上冬奥主题系列活动
- 2022-02-08四川省新增2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2021-11-17恩施旅游攻略 恩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 2021-12-21宁夏昊王构建产业化联合体 促进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