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银器的千年传承
银,有积雪映月之光,星河皎皎之彩。银矿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开采利用的金属之一。有“金属王国”之称的云南,是中国最早采炼银矿的地区之一,春秋时期就已经能制作精美的银器。明朝云南更是中国银产量最多的省区,《天工开物》记载:“凡银,中国所出……合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凡云南银矿,楚雄、永昌、大理为最盛。”银矿资源之盛,为云南银器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历经千余年发展,云南银器在多民族多元化发展格局下,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底蕴,又各具民族文化风采,工艺日臻成熟。形成昆明、玉溪、普洱、昭通、保山、临沧、楚雄、大理几大重点银器生产中心,小规模银器制作遍布全省。
云南银器中,大理鹤庆银器久负盛名。唐宋时期,鹤庆作为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统治的核心区,多民族多元化交往密切,兼具中原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风采的银器享誉四方,鹤庆县流传着“艺开南诏传千载,誉满中华第一家”的说法。《鹤庆县志》记载:“屯军中有善冶炼和以铜、银加工器具者。村民又习之,诸技艺均能,世代传袭”,描绘了明朝中期鹤庆有加工制作银器和饰物的手工艺匠人。明代《滇略》卷四更有“金临安,银大理”之说。
“银都水乡”鹤庆新华村有一副对联:云天起云鹤,大翼飞腾九万里;石寨开石门,小锤敲过一千年。新华村历史上曾以走街串巷打制五金工艺品的匠人扬名,被称作“小炉匠”,世代沿袭至今。
鹤庆银器制作以纯银为主料,选材、熔炼、锻打、下料、拉丝、制模、括形、画样、錾花、焊接、组装、打磨、清洗、抛光,复杂的工序中,在匠人恰到好处的力度和心手合一的耐心磨合下,碗、壶、筷、耳环、手镯、戒指、项链、藏刀等,一件件精美银器就此诞生,产品以生活用品和饰品为主。
鹤庆银器锻制汇集鎏金、错金、镶嵌、掐丝、烧蓝、点珐琅、抽丝编盘等各种工艺,在小小的方寸间,将质朴灵动的各式花样印刻在银器之上,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
日出日落,小锤声声。匠人为冰冷的金属赋予了生命,充分体现出鹤庆工匠艺人的创造才能和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抚过指尖,漫上心间。2014年,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人为寸发标和母炳林。
2000年,鹤庆县新华村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中国首家银器博物馆──云南银器博物馆在鹤庆县新华村正式落成。鹤庆银器远销各省市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成为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的一种载体。
云南银器博物馆中,唐代以来近千件古银器,于时光斑驳中熠熠生辉,是鹤庆独特的文化符号,是研究大理地区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记录了云南匠人传承自古老先民的金属加工科技史轨迹,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延绵千余年的历史文明发展画卷。
如今鹤庆县逐渐形成独特的“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的规模性生产格局。截至2022年1月,鹤庆县从事银手工艺品加工的居民共有1500多户,直接从业人员5600多人,间接带动从业人员达9000多人,银器业年销售额达26亿元。
穿越千年时光,一代又一代的鹤庆银匠,在漫长岁月里,用手中的小锤,传承着祖先的技艺,也敲响了鹤庆银器。
随便看看
- 2022-02-142022年春节假日期间西藏旅游总收入达3.15亿元,同比增长46.5%
- 2021-12-19旅游熔断机制,本地市场的机遇期,2021影响中国旅游十大关键词
- 2021-11-16我国5A级景区市场格局的演变趋势
- 2022-01-18冰雪游经济拉动系数大于4倍
- 2022-03-09春天旅游最佳去处国内 适合春天旅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