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经验,博物馆预约票务系统升级实战经验

  十年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经验,亲历了预约票务从简单到智能的转变历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博物馆预约票务系统的实战经验。

  还记得去年一个省级博物馆找到我时说:"节假日人太多,现场排队要两三个小时,观众意见很大。"这是很多博物馆的通病。疫情后,博物馆观展需求激增,传统的现场排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image.png

  拿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某历史博物馆原来是现场领票,每到周末都人满为患。引入预约系统后,游客提前在网上预约,选择观展时段,到场直接扫码入馆。原来要排队一小时,现在五分钟就能进去。

  预约系统最大的优势是精准控流。记得一个艺术博物馆的特展,每个时段限制300人。系统自动控制预约名额,超过就不能约,既保证了观展体验,又避免了现场混乱。去年春节期间,这个展览接待了两万多人,现场秩序井然。

  数据分析带来的变化也很明显。某科技馆通过分析预约数据发现,周末上午十点是最热门时段。他们及时调整了讲解员排班,增加了导览场次,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

  退改签功能特别重要。一个博物馆的古代陶瓷展,因为临时布展调整需要改期。系统自动给已预约的观众发送通知,一键就能改期或退订,避免了观众白跑一趟。

  对于特展预约,系统表现更出色。去年有个国际文物展,门票供不应求。博物馆用预约系统设置了分时段放票,每天上午十点准时开放,想看的观众都能公平获得机会。最后这个展的上座率达到了98%。

  会员服务也升级了。一个美术馆的会员可以提前一周预约,还能预约讲解员。系统自动识别会员等级,不同等级享受不同权益。会员续费率提高了50%,明显看出观众认可度很高。

  团体预约是个难点。一个博物馆经常接待学校团体,原来靠电话沟通,特别繁琐。现在学校直接在系统上填写预约信息,选择参观时段,系统自动安排导览,特别方便。

  系统安全性要求很高。因为涉及大量个人信息,我们采用了多重加密。去年一个博物馆遭遇黑客攻击,系统及时发现并拦截,数据完全没有泄露。

  移动端体验也在不断优化。现在用户用手机就能预约、查票、改期。一个博物馆的小程序日均访问量超过五千,占总预约量的80%。出票后自动生成行程提醒,还能导航到博物馆。

  硬件配套也要跟上。入口要装人脸识别闸机,现场要有自助取票机,网络必须要稳定。一个博物馆因为心疼钱用了便宜货,结果天天出故障,最后还是换了好设备。

  运营方面有很多心得。建议预约名额控制在展厅容量的80%,留20%给现场观众。热门展览要设置候补名单,有人取消马上通知候补的人。展览改期要提前三天通知,给观众调整时间。

  成本其实不高。一个中型博物馆的预约系统,投入二十来万就够了。比起提升的服务质量和节省的人力成本,这个投入算是很划算了。

  最重要的是要发挥系统的价值。光有系统不够,要用好数据做决策。比如根据预约情况调整展期、增加讲解场次、优化展陈动线等。一个博物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很多观众喜欢下午参观,就相应调整了开放时间。

  这些年,看着越来越多博物馆用上预约系统,特别欣慰。毕竟参观博物馆是件很美好的事,如果能让观众少排队、多看展,何乐而不为呢?科技发展就是要服务人民,让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好。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