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博物馆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博物馆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博物馆热”将持续升温。
一是各级更加重视博物馆的改革发展。2021年5月,中宣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博物馆改革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统筹推进;把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全市重点和专项规划,推动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市级相关部门及区县,发展环境基本形成。
二是“一区两群”博物馆建设进一步提速。中国水文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等18个博物馆新建(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扎实,在建项目稳步推进、进展顺利。区县公共博物馆建设持续发力,综合性场馆建设在加紧推进,利用文保单位建成开放的区县博物馆呈“井喷”态势,“百馆之城”“母城记忆”发展迅速;行业系统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博物馆建设,63家已开放未备案的类博物馆将纳入各区县相关部门进行孵化培育,五大博物馆群体系更加完善。
三是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应用平台建设,依托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推动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发挥在文物保护领域方面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大足石刻博物馆中国南方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潮湿环境石窟寺保护重庆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进一步推进文物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建设以革命文物为重点的红色历史数字平台,推进数字博物馆标准规范体系等建设,积极探索“元宇宙”在博物馆智慧建设上的应用前景。景区票务系统
四是文化文物创意产业得到空前发展。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制定更加具体的办法措施。实施“文物+”战略,用文物创意点亮美好生活,支持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创新机制,重构链接、扩展平台、丰富要素;推介文物领域研学、体验、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品牌;支持各方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文物+信息化领域”的共享经济、场景服务和新兴消费,最大限度释放文化消费活力;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策划文创产业金融和人才扶持计划,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更多投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的协同创新、成果转移和社会共享,进一步刺激和推进我市文化文物创意产业发展,力争建成中国文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随便看看
- 2021-12-02希腊特色美食介绍
- 2022-01-24推进“旅游+”和“+旅游”相关策略
- 2022-02-092022年春节假期,沈阳省旅游收入18亿元
- 2022-02-10株洲博物馆一部文化展 “虎虎生福”沐祥瑞
- 2022-03-12杭州西湖西溪景区“挖掘双西红色禀赋 打响西湖西溪红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