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许多不同于过去、或惯常的一些新举措,值得重视和研究。在此仅点评方向、战略、布局、路径、产品体系方面的部分内容,有关服务、保障措施等不涉及。
1、《“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开宗明义,只提“旅游业”,没有提“文化旅游业”。这并不妨碍文旅融合,事实上,“规划”中提到了大量文化内容。从产业角度提出“旅游业发展规划”,少了文化事业的挂碍,更利于从市场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精准规划。
2、从市场需求侧角度重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对市场高度关注和尊重。从侧面说明了新旅游时代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孰轻孰重。市场第一,资源第二,需求在先,供给在后。
3、通篇不只一次提及疫情情势,这个不得不提。2022年作为“十四五”旅游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疫情左右,疫情管控不力,就没有旅游反弹,更谈不上发展。
4、“创新提升国内旅游,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轻重缓急一目了然。这是对旅游双循环的基本态度。
5、不提旅游大国,只提旅游强国。“加快旅游强国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方向目标与战略方法的关系。
6、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一是强调了文旅融合,突出文化特色,符合休闲度假精神层面的需求;二是肯定了观光与休闲度假并行发展的旅游格局和方向;三是所谓“世界级”景区和度假区,一定对应着国际游客(入境游)需求和出境游的高净值人群,这就需要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而非依照国内游产品质量和标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究竟如何才叫“世界级”,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界定,不是说说就成。7、首次从行业管理层面,顺应社会呼声和旅游市场发展阶段,提出“+旅游”,而非仅仅“旅游+”。这高度契合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的顶层定位。
8、无关“全域旅游”,提出“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没有提及前些年大张旗鼓规划而悄无声息不落地的“全域旅游”概念,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于概念错误而造成的战略失误,挽回“瞎折腾”损失,这是一次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自我矫正。
9、智慧旅游措施全面、具体、明确,在文化融入旅游后,科技进一步融入旅游。从服务模式到信息整合、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监管机制,从景区、度假区、集散中心到城市、街区,从企业到项目、产品、旅游服务,从旅游场景化到标识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到营销传播,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10、立足于新兴市场,文化、技术缺一不可,“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实为旅游发展双翼。在文化创意之外,提到了科技创新,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5G、北斗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交互式和沉浸式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兼顾大数据系统,提出了旅游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以全面提升旅游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上下游共建的创新生态。
11、特别提及新兴旅游设备产业,未来旅游变得时尚,现代旅游需要现代武装。包括:夜间旅游装备、旅居车及营地、可移动旅居设备、游乐游艺设施设备、冰雪装备、邮轮游艇、低空旅游装备、智能旅游装备、旅游景区客运索道等自主创新及高端制造。
12、提出构建“点状辐射、带状串联、网状协同”的全国旅游空间新格局。具体落实到全国不下22个带、网状片区,为后期支持政策预留了很大空间。
13、对国家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根据资源、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并提出在政策、品牌创建、市场对接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支持。另外,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也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并明确了不同发展目标,如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新藏滇桂边境旅游带、“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建设和品牌、丝路文化经典线、边境极限体验线、滇藏茶马古道寻踪线、大香格里拉人间乐土线,等等。极具针对性。
14、明确提出优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布局与设施。这是适应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在乡村旅游之外重提城市休闲旅游,并具体布局绿道、骑行道、游憩道、郊野公园、城市休闲街区等建设,进而兼顾城乡,创建旅游城市与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
15、明确提出“微度假”、“微旅游”,这是适应当下疫情管控情势与城市休闲、近郊游的有效举措。
16、提出了红色旅游的特色文化精神与依托特殊地理、风貌、环境、生态、气候等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的地的目标。
17、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三条红线”,本“规划”同样提出“保护传承好人文资源”,其实,这就是一条涵盖文物、遗址等保护的文化红线。四条红线可以并轨,共同指导旅游用地规划。
18、着重提及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涉及了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沙漠等自然空间,以及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户外运动等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毫无疑问,国家公园已成为我国所有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生态旅游的总抓手、切入点、示范和标杆工程。
19、提出了“旅游是一种生活、学习和成长方式”的理念,以及“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的概念。这是“旅游是生活体验”宗旨的回归,也契合时下休闲度假诉求。当地人的生活,就是外地人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亲子和青少年研学旅游市场、以及Z世代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出路。
20、提出“顺应大众旅游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模式”。这是解决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一条指导意见,具体措施不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